一、典型質量缺陷
1、尺寸偏差
表現:管徑縮小、長度超差、彎頭角度偏移。
成因:圖紙解讀錯誤、模具磨損、手工操作隨意性大。
2、連接不嚴密
表現:法蘭處漏風異響、咬口開裂、鉚釘松動。
成因:法蘭平整度不足、密封墊片老化、咬口重疊量不足。
3、表面損傷
表現:劃痕凹陷、鋅層脫落、銹蝕斑點。
成因:運輸碰撞、機械加工火花灼燒、存放環境潮濕。
4、強度不足
表現:承壓變形、支架脫落、振動噪音大。
成因:板材厚度不達標、加固筋缺失、焊接工藝差。
二、針對性防治措施
1、尺寸偏差控制
預防:采用數控切割設備精準下料,嚴格執行首件三檢制度,核對圖紙尺寸與實物一致性。定期校準折方機角度,避免累積誤差。
修復:輕微變形可通過局部加熱校正;嚴重超差需更換標準節段,禁止強行安裝。
2、連接密封強化
預防:法蘭端面平整度需控制在≤2mm/m,使用彈性硅膠墊片并涂抹密封膠。咬口加工時保證重疊量≥6mm,鉚釘間距均勻且無松動。
修復:發現漏風點立即拆卸法蘭,清理雜質后重新緊固螺栓,必要時更換老化墊片。
3、表面防護管理
預防:鍍鋅板材進場后及時涂刷防銹油,加工平臺鋪設橡膠墊防劃傷。搬運時使用專用吊具,避免鋼絲繩直接接觸板面。
修復:輕微劃痕可用砂紙打磨平滑,補刷環氧底漆;深度損傷需更換受損部件。
4、結構強度提升
預防:嚴格按國標選用板材厚度,大截面風管增設角鋼加強框。焊接部位打磨平整,消除應力集中。
修復:變形部位加裝U型卡箍加固,調整支吊架間距至規范值,必要時更換薄弱構件。
三、過程管控要點
原材料檢驗:核查材質證明書,抽檢板厚(允許偏差±5%)。
工序監控:折方機角度每日校準,咬口寬度≥6mm,法蘭對角線誤差<3mm。
成品保護:分段包裝內襯泡沫板,吊裝禁用鋼絲繩直接捆扎。
測試驗證:組裝后進行漏光法檢測,黑暗環境下強光照射無透光點。
|